網絡平臺租房調查:無證民宿變短租公寓 虛假房源一天即上線 |
發布時間:2019-10-14 10:11:14 | 瀏覽次數: |
10月10日,北京市住建委發布《關于規范互聯網發布本市住房租賃信息的通知》,明確加大對違規發布房源信息處罰力度。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,一些網絡平臺上的部分房源存在無證經營、衛生條件差、虛假房源、消防設施不達標等問題。 這些房源大多藏身在居民樓中,無營業執照,平臺上很多“環境優雅”“干凈整潔”的房源,實際入住時卻是面積狹小、設施破舊的隔斷房,入住這些民宿也無需登記身份證。 《通知》要求互聯網平臺履行“審核義務”,加強審核、管理住房租賃信息,不得出現違法違規、虛假、重復和“僵尸”房源信息。但新京報記者以虛假房源資料在兩家民宿平臺注冊,一天內均通過審核,并收到了意向客戶的訂房咨詢。 民宿市場火熱,行業現狀卻亟待規范和監管。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教授、北京市人大代表黃勇表示,對民宿的監管,目前還有很多方面處于空白地帶,這就很容易導致行業發展出現上述問題,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完成并出臺市級《民宿管理辦法》,做好科學規劃,加大政策扶持,完善準入條件,確定行業標準。記者也注意到,曾有消息稱2018年8月將推出北京市城區民宿和鄉村民宿的具體管理規定,但截至目前仍未見公布該規定。 無證民宿多為租房經營 同樣被投訴過的,還有一家名為“星期五公寓”的民宿。該民宿在上述平臺評分也是4.7分,其主頁顯示“性價比高”“干凈整潔”。 從平臺頁面上可以看到,該民宿一共有17間客房,每一間的被褥都疊得整整齊齊,價格從100多元到400元不等,也經常是訂滿的狀態。 在評論區,有住戶稱該民宿不僅衛生極差,“拉個簾子就是一間房”,甚至還有人在走廊做飯,垃圾滿地。 8月21日,記者通過這家平臺又預訂了一間大床房,一共228元。在房主電話指路下,記者來到了一處待拆遷的樓房內。沿著樓梯走上去,走廊內堆放著各種待處理的生活用品,每個樓層都有一個公共的洗衣房和廁所。不少樓內居民干脆在走廊擺上煤氣灶作為廚房。 在一間拉著簡易竹簾的房間,記者見到了自己的床位。這間20平米左右的房間被隔成了三個房間,而且有兩間已經“租出去了”。房內除了床再也擺不下其他生活設施。 在這里入住,一樣不需要辦理任何登記。 房東介紹,自己做民宿已經有十年了,有時候自己也會去北京西站攬客。樓上還有幾間房,不過也是像這樣隔開的,“你們要是覺得不合適,可以跟平臺聯系退款”。 當被問到是否有更好一點的房間時,房東打開對面的一間房門,稱這間是沒有隔斷的,一共可以住四個人,398元一晚。 在這個房間除了兩張床和桌子,還擺放著房東自己的生活用品,看起來剛住過不久。 和星期五公寓只有一街之隔的還有云姐之家公寓。唯一不同的是,該公寓并未在上述平臺上線,而是通過其他平臺招攬住戶。 這間面積更狹小的民宿,兩居室被隔成了四個房間,其余兩間分別是廚房和客廳,價格從160元到300元不等。房東直言她也是租的別人的房子經營民宿,并未辦理過手續,“像這樣的民宿我們樓里還有很多家,一般不會有人來查”。 文章來源:新京報社官方帳號 |
上一篇:給民宿一個“合法身份” 惠安出臺民宿新規 下一篇:“民宿走進河南”活動再赴信陽 專家獻言“紅”加“綠”撬動鄉村旅游發展 |